• 供应
  • 求购
  • 公司
  • 资讯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方案资讯 » 所有类目 » 正文

中国芯片制造“缺芯”之困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9-01-15  浏览次数:828
核心提示:中国科技行业发展至今,芯片产品超过90%的全球覆盖率是国内制造的底气。而随着产量的优势的减弱,高新技术成为现今行业重点发展
 中国科技行业发展至今,芯片产品超过90%的全球覆盖率是国内制造的底气。而随着产量的优势的减弱,高新技术成为现今行业重点发展的方向。对于高科技我国企业目前主要集中在商品化包装、品牌、销售、客户服务等领域,在核心元件、公版、产品等方面则实力孱弱。其中,集成电路行业(芯片制造)更是难以拔除的痛点。
 
自2008年起,国家就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布局集成电路行业,至此已有十年的时间,虽然取得一些成绩,但是与国外相比仍旧落后许多。而也正是政府的大力支持,近十年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持续高速增长。据相关数据显示,从2007年到2017年,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.8%,远远高于全球半导体6.8%的增速。这也映射了中国对于芯片制造的需求是多么庞大和急切。
 
中国科技发展虽快,却避免不了“堵芯”
 
例如,目前国内智能制造的发展如火如荼,中国制造在自动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的道路上“快马加鞭”,国内制造业显现出优化升级的一片大好场景。但是有些技术和应用仍然处于低端水平,据调查显示,当前中国核心集成电路国产芯片占有率低,在计算机、移动通信终端等领域的芯片国产占有率几近为零。不免让人感慨,中国制造虽火,但仍旧掩盖不了芯片的短处,实在有些“堵芯”啊。
 
中国芯片制造业为何难以突破?究其原因,一方面是卡在了制造环节上。现在中国大陆第一领军是紫光国芯的技术还仍停留在28纳米制程上,并且优良率只达到40%。与高通、台积电国际芯片制造厂商10纳米、7纳米相比,可以看到很明显的差距。
 
另一方面,光刻机成套设备成为阻碍国内芯片制造的大难关。在高端光刻机方面,全球仅日本的尼康、佳能、荷兰的ASML三大企业掌握了该项技术。也正因为芯片高端制造限制,长期以来,我国芯片的需求大部分都依托国外进口,也使得中国芯片自主创新难以实现突破,无法打破国外芯片垄断市场的局面。
 
 
[ 方案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方案资讯
点击排行